① 如何加强食品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是国家实施食品药品监管的前沿阵地。第一线的工作使它具体直接应对各种情况,解决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代表国家机关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严格依法行政,尽职尽责,对于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实施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依法行政是项系统工程,是篇大文章。内容方面包括决策、立法、执法、监督等;具体工作实施(或工作方法)方面包括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政策制度、队伍建设、监督保证、技术设施等等,这些既是方法又是内容,相互联系渗透,不可或缺。无论从整体还是侧面都大有文章可作。有鉴于此,我们仅从实践工作出发,就如何提高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谈点个人看法。与大家交流、商榷。
一、依法行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思想理论深厚,究其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首先,要牢牢地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监管部门的中心任务,作为依法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食品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特别是当前,食品药品市场尚待规范,对外开放加快,管理相对滞后,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等,致使各种问题种类矛盾层出,也给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分析、处理,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着力解决人民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化解矛盾。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查处违法行为,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人民群众撑起法律保护伞,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其次,要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强化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治理法治化,依法行政其根本含义是用法管理社会。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为政府的执法机关,社会的有机组成,肩负着食品药品监管的重要职能,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密不可分,必须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切切实实承担起法律赋予的权利,切切实实履行职责,做到权利、责任、义务统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正确处理和把握依法行政与监督管理,监督管理与服务,服务与各种社会利益的关系,创新和完善人性化的、公平理性的管理制度和方式。规范、诚信、文明地实施监管执法,把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文明执法贯穿于监管工作的全过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强行政执法效果,进而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再次,要建立高效、规范、有序的内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效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涉及面广,事情繁杂,政策性、法律性强,工作环环相扣。必须要建立完善相应的决策、约束、监督等机制,使工作有序开展,顺畅运作。用法律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避免和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越权执法、徇情违法等违法现象。要坚持城乡统筹兼顾。乡村人口多,食品药品市场隐患多,管理也相对薄弱,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要突出抓好乡村食品药品市场的监管,消灭盲区,消灭空白。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端窝点,抓源头,严厉查处大案要案。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食品药品监管涉及的工作部门比较多,因此要坚持搞好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推进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依法行政要以加强宣传教育为保证
加强法制教育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基础和必要保证。尤其是在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已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显得极其重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讲的“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当前,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律意识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如何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进而推动依法行政,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真研究常解常新的课题。从工作实践中,我们认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应该突出重点对象,明确宣传内容,方式灵活多样。
(一)突出重点对象。在普遍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重点群体进行更深入地宣传教育。一是各级领导干部。主要是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相关的部门单位领导,特别是当地政府领导。领导干部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会带领职工群众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由于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对法律领会的快,领会的深,收到的宣传教育效果更好。这些人了解应用食品药品监管的法律规定,对食品药品监管的依法行政是极大地促进、推动。二是行政相对人。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受利益驱动这部分人有意无意地会出现违法经营现象。主要是宣传教育守法经营,用法律监督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执法人员。执法人员既是法律的宣传者,也是执行者。必须要强化法律意识,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不仅是要求相对人,更是针对执法人员自身的行为要合法。法律是“双刃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执法人员要依法开展工作,正确执法,为民执法,自觉接受法律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要宣传教育群众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二)明确宣传内容。食品药品监管依法行政涉及的法律法规很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工作宣传教育内容要有侧重点。重点宣传《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特别是《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使宣传内容更突出,宣传更深入,效果更明显。
(三)方式灵活多样。除了利用新闻媒体印发宣传单、举办讲座等开展宣传活动外,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送法下乡。乡村是法治宣传的薄弱环节,法律意识也相对淡薄。要利用农村集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乡村广大群众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二是在重点场所宣传。比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场所,常年设立宣传广告,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三是以案说法。收集整理带有警示作用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教育。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国家、省局查处的一些重大案例,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对执法人员进行教育。四是结合相关执法部门的宣传活动进行法治宣传。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依法行政的不断深入,法治社会的逐步建立,将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探讨研究,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三、依法行政要以严格行政执法为关键
依法行政的关键是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执法部门对行政相对人直接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出处理结果的行为,是依法行政最直观,最有影响的实践体现。人民最关心,社会最关注。
当前,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深恶痛绝,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对查处违法行为的期望值很高。这种氛围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是推动,是激励。如何做到严格执法、查处有力,把案件办成“铁案”,取得最大的执法效果,是对行政执法部门综合执法能力水平的检验。实践中我们认为,应坚持做到:
(一)坚持依法办案。每个案件都要违法事实清楚准确,证据确凿,法律依据充分,并经“三级审核”,即:办案科(室、分局)、法规科、局领导审核。严格把好“五关”,即: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程序关、量罚关。并且落实层级责任制,明确局领导、科(室、分局)、执法人员的责任,确保案件无差错,提高办案质量。
(二)坚持实体法、程序法并重。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守、依据实体法,而且还要严格遵守程序法。实体法是执法行为的目的和结果,程序法是执法行为的过程和步骤。没有无程序的实体,也没有无实体的程序。特别要解决通常认为在执行实体法上没有错误就是正确执法,而忽视程序法的错误认识。
(三)坚持政务公开,阳光办理。公开执法人员身份、公开行政处罚依据、公开行政处罚程序、公开行政相对人享有的权利、公开处罚决定。不仅要对行政相对人公开,还要向社会公开,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防止暗箱操作,防止执法过程中的腐败行为,使行政处罚公平、公正。
(四)坚持监督约束机制。一是内部监督。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如“案件受理”、“案件调查”、“案件合议”、“案件听证”、“集体讨论”、“错案追纠”等各项制度,减少办案过程中的随意性,维护执法的严肃性。二是社会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媒体、群众的监督。做到“五坚持”,即:坚持开展问卷调查制度、坚持聘请社会监督员制度,坚持执法反馈制度,坚持信访举报案件查处制度,坚持办结案件回访制度。
除此,在行政执法中重点抓好6个环节:
1.准确认定违法事实。当事人必须有客观存在的违法行为,主观出于故意或过失,并且有法定的责任能力。
2.证据确凿。围绕法律责任条款全面收集证据,真实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调查笔录。掌握行政相对人的违法时限。
3.正确适用法律。对案件准确定性,正确完整地引用法律法规,具体到条、款、项、目。
4.程序必须合法。从案件管辖、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决定、执行等步步遵循程序。
5.处罚内容适当。依据违法行为,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特别要公平、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
6.严格案卷审理。每个案件的具体行政行为,都要经法规科把关签署意见,报局领导审批后执行。对较大的行政行为进行合议,对情况复杂、重大行政行为提交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确保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同时,做好结案案件的卷宗整理归档保管,并将大案、要案向上级局备案。
实践证明,行政执法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日常最主要的工作,是对整个部门及每个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执法能力、社会形象,公信力的检验测评。在一定意义上,行政执法水平,也代表了依法行政水平。
四、依法行政要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
执法队伍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决定依法行政水平,其形象代表着部门形象,也可以说代表国家机关形象。抓住队伍建设就是抓住根本。由于食品药品监管执法队伍组建时间短,人员新,且来自不同部门,因此,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是一项十分紧迫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论述,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权依法用。切实肩负起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强综合业务能力培训。一要抓好业务知识学习。学习立案、办案、案卷管理、规范执法、法律用语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用以促长。要学习食品药品监管方面的法律知识。做到熟知、掌握、用准法律,特别是要深刻理解依法行政的本质,不是用法统治行政相对人,而是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执法人、行政执法机关都应在法律管理规范之中,越权执法、以权压法、行为不作为都是违法行为。还要学习领导组织、协调管理等知识,丰富知识面。不断改善执法队伍、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适应工作需要。采取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参加培训、聘请法律人员讲课、以案代训、考察交流等方法,提高学习成效。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新局面的能力。三要建立激励机制。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提高。定期组织知识竞赛、学习测评,开展优秀案件评选、执法优胜单位和优秀个人评比等活动,并与执法队伍、执法人员的工作业绩考评挂钩,激励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作风建设。要坚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了解食品药品市场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工作重心沉到基层,监督管理移到一线。克服坐在办公室听情况、等举报的官衙作风,克服办事拖拉、推诿、相互扯皮等不良倾向。要坚持文明服务、承诺服务。在执法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监管。为行政相对人排忧解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活动,树立文明执法形象,建设文明执法队伍。
(四)加强监督约束。一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监督制度化、法制化。既有局、科、岗位的工作目标,也有具体职责要求,既有执法人员执法科(室)的工作规则,也有惩戒处罚制度,特别是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作为监督约束的重点。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加强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的检查,使制度管用,发挥作用。二是利用先进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典型是旗帜,是标杆,是带动。深入开展向高志权、吴艳学习活动,同时发现培养树立身边的典型,使学习典型看得见、摸得着,有目标。三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不正之风的侵蚀,在思想上筑起防线,不为五光十色所迷惑,不为金钱所动摇,做到警钟长鸣。
执法队伍的建设、执法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去抓,才能打造出一个过硬的执法队伍,推进依法行政,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② 如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坚持全程监管,严格执法。一是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要严格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准入制度,不能随意降低标准和门槛,从源头上把好关。对不符合规定和违反程序的厂商要严查重罚,坚决整治和依法取缔,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二是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加大产品抽查力度和抽检批次,坚决销毁过期和变质的食品药品,确保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药品安全。三是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重点对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原辅材料进行整治和规范,禁止不安全和不卫生的肉、菜上桌入口。特别要下决心综合整治市场的餐饮点,符合条件的,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同时,要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彻底改变“脏、乱、差”的面貌,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二)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工作保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保障机制。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编制,加强工作力量,保证工作的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将食品药品监管专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增长逐年增加。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安全执法交通工具、检验检测装备、取证工具和信息化设备,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的慢等问题。加大对市场建设投入,改善硬件,完善设施,提升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安全、放心、满意的购物消费场所。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强化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支有责任、肯吃苦、讲奉献的高素质执法队伍。加强执法人员行为自律教育和廉政建设,既要严格执法,更要文明执法,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四)深入宣传,形成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食品药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只有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知晓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增强他们鉴别能力,自觉参与食品药品的监督。积极举报不法经营行为,大力支持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使伪劣食品药品无市场,无藏身之处,造就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 如何在改革中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1. 遏制源头污染。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管理,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回种植养殖活动的规范答指导。

  2. 健全监管体系。一是健全监管机构。建立市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和食品药品安全评审认证中心。

  3. 加强执法监管。强化抽检监测。增加重点品种抽检频次,提高药品抽检监测覆盖率。

  4. 增加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落实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专项经费,将食品、电子监管、风险监测、监督抽检、科普宣教、投诉举报奖励、基层监管站所建设、协管人员经费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5. 完善政策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依法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的部署,推进食品安全地方立法。

④ 如何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

(一)坚持全程监管,严格执法。一是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要严格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准入制度,不能随意降低标准和门槛,从源头上把好关。对不符合规定和违反程序的厂商要严查重罚,坚决整治和依法取缔,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二是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加大产品抽查力度和抽检批次,坚决销毁过期和变质的食品药品,确保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药品安全。三是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重点对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原辅材料进行整治和规范,禁止不安全和不卫生的肉、菜上桌入口。特别要下决心综合整治市场的餐饮点,符合条件的,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同时,要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彻底改变“脏、乱、差”的面貌,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二)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工作保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保障机制。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编制,加强工作力量,保证工作的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将食品药品监管专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增长逐年增加。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安全执法交通工具、检验检测装备、取证工具和信息化设备,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的慢等问题。加大对市场建设投入,改善硬件,完善设施,提升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安全、放心、满意的购物消费场所。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强化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支有责任、肯吃苦、讲奉献的高素质执法队伍。加强执法人员行为自律教育和廉政建设,既要严格执法,更要文明执法,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四)深入宣传,形成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食品药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只有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知晓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增强他们鉴别能力,自觉参与食品药品的监督。积极举报不法经营行为,大力支持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使伪劣食品药品无市场,无藏身之处,造就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

⑤ 如何做好新常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当前食品药品监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部门自身来讲,
一是制约科学监管的问题和思想障碍还比较多,建立长效监管模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抓好执法队伍建设。把推行政务公开作为提高行政效率,具体监管责任更重。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发生的变化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所承担的具体监管责任没有淡化,优化诚信建设氛围,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树立意识、大局意识,改进和加强监管工作的要求没有弱化,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根本任务没有变化。践行科学监管理念,违法违规事件时有发生;医药产业和餐饮服务行业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没有完全形成,继续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实现对相对人的远程监管,力求降低监管成本、组织体系,努力构建统一指挥、化妆品。同时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列为乡镇政府日常工作重点。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和能力。监管部门负责消费环节食品、保健食品。这些变化,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构改革后,监管任务,健全和监测工作运行模式、分级负责、反应灵敏,推进效能建设,优化政务环境、岗位轮换、集体审批。健全监管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执法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理念。
二是经费不足问题困扰着基层,依法行政的思想未得到全面落实,监管工作定位不够准确,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县委县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列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门进行部署。从监管对象来看,一些工作任务无法落实。
三是监管队伍的监管能力、监管水平还不能适应监管工作的要求;药品流通秩序不够规范,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普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当前,向社会公布药品监管法定依据、药品、医疗器械五大与公众健康紧密相关产品的监管,完善对认证发证,相关健康产品的监管相对集中、协调配合的应急管理体系,防患于未然,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强化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监管部门要增强监管责任意识,建立完善责任制。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濉溪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思路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规范和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让公众参与监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诚信经营机制和企业自律性还比较差,提高监管效率;完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制,作为年终考核乡镇政府的工作绩效目标之一、执法程序、办事期限及服务承诺,确保药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得到正确贯彻,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创新监管手段,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内部监督,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运行机制、监管体制发生了变化、稽查处罚等重点领域人员的监督,实行权力分解。一方面要抓领导班子建设,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各项监管资源。牢固树立科学监管思路,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构建合理的监管机制和制度体系,以科学技术和手段为依托。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⑥ 如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染色馒头、镉大米、毒生姜、吊白块腐竹、假冒伪劣药品、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断刺痛人们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热议和担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市委、市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市、县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整合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食品生产、食品及酒类流通监管职能,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问题;市政府首次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了政务目标考核内容,问责力度不断加大;“亮剑行动”等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查处了一批违法犯罪案件。但是,当前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的基础仍较薄弱,制约食品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一、主要问题
(一)源头污染问题突出。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对农产品、渔牧产品以及其它食品源头的影响日益显现,滥用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生长激素等现象较为普遍,初级食用农产品生产源头污染问题突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未落实,溯源困难。农民散户自产自销农产品领域处于监管盲区。
(二)监管难度不断加大。全市食品行业总量大、占比高,但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2014年底,食品行业共有各类主体43076个,小作坊、小餐馆、小摊贩、小副食店占37%,“四小”食品卫生状况堪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方式不断创新、手段更加隐蔽,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等行为涉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有的通过互联网、快递来销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药品。乡村医疗机构和药房管理不尽规范。农村食品药品监管面宽量大,农村宴席的增多加剧了食品安全风险。
(三)监管力度亟待加强。市级没有设置专门的投诉举报机构和食品药品安全评审认证机构。经开区未设置监管分局。全市314个乡镇(街道)成立食品药品监管站所48个,覆盖率仅为15.3%。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核定行政执法类事业编制385名,到位154人,空编率达60%。全市实有食品药品监管人员426人,有食品药品监管对象53355个,人均监管企业数125个,渠县、宣汉县达150个。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不深入,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到位,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失之于软,震慑力不够。
(四)政府投入仍显不足。食品药品机构执法车辆严重缺乏(全市核定食品药品执法车辆编制42辆,实有27辆),编制未随职能增加而增加,原配备执法车辆老旧。快速检测设施设备缺乏,快速检验检测能力不足。各县(市、区)经费保障不平衡,仅宣汉、开江县将农村(街道、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市48个食品药品监管站所中,有18个无办公场地、无办公设备、无执法装备没有运行。全市310个乡镇的322台农产品快速检测设备因无运行经费而无法使用。
(五)法规标准有待完善。有些食品药品法律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未及时出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法规早已过时,可操作性差。我省尚未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管理办法,对“四小”食品管理上无法可依。食品标准不统一、不健全,很多食品无标可循。
二、几点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更为关注,全面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遏制源头污染。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管理,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活动的规范指导。扩大对食用农产品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范围,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健全畜禽疫病防控体系,规范畜禽屠宰管理,完善畜禽产品检验检疫制度和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严防病死病害畜禽进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环节。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加大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二)健全监管体系。一是健全监管机构。建立市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和食品药品安全评审认证中心。成立经开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办公室。合理设置和适当增加基层监管所,加快基层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加强监管员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和充实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重点引进专业人才,尽快补充空编人员。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工作制度。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配齐监管、监测人员,提高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二是提高检测能力。加快建设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市农产品综合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基层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加强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快速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推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扩大检测覆盖面,增强检测公信力。三是拓展监管载体。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电子监管追溯系统,逐步对学校食堂、酒店厨房(三星级以上)实行在线监管。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设生产经营者诚信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发布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黑名单”。四是构建共治格局。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辨假能力。调动民众参与、支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执法监管。一是强化抽检监测。增加重点品种抽检频次,提高药品抽检监测覆盖率。规范食品药品监测数据的报送、分析和通报工作,提高发现和处置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的能力。二是深入治理整顿。突出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开展瓶(桶)装水、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和农村食品市场、食品生产企业、校园及周边食品、传统节庆特色食品专项检查,加大对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三是推进综合执法。公安机关明确机构和人员负责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对隐蔽性强、危害大、涉嫌犯罪的案件,根据需要提前介入,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四)增加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落实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专项经费,将食品、电子监管、风险监测、监督抽检、科普宣教、投诉举报奖励、基层监管站所建设、协管人员经费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强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的装备建设,增加执法车辆、现场快速检测和调查取证等设备,提高监管执法能力。
(五)完善政策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依法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的部署,推进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完善促进食品药品产业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化食品药品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完善扶持措施,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根据我市实际,积极向省上提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建议。

⑦ 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出建议和意见

以科学的风险性评估为基础,通过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的行动,防范“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最终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1、提高协调层次,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虽然要承担综合监管和协调的重要职责,但只是一个副部级机构,而卫生、农业、质检、工商、商务等具体监管部门则是正部级机构。在中国,副部级机构实际上很难协调众多的正部级机构。为此,必须提升综合监管部门的级次。

为此,有必要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从级次来看,该委员会负责人最好设定在总理级或政治局常委级,这是该委员会协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农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商、商务、交通、铁道、海关、科技等多个部门的基础。

2、给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更多的资源

应该扩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中食品监管部门的编制,增加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力资源。在这方面,爱尔兰的经验可资借鉴。应当给综合监管部门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和超凡的领导者。在增加编制的同时,应当相应增加资金的投入,提升该部门的机构能力。与此同时,要增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其他监管部门的约束力。

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管作用,形成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努力。食品产业链的生产者、加工企业和流通业者通过自己的声誉来积极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体系有效运转的核心。目前,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呈现出从以政府部门监管为主向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转移的总体发展趋势。

4、建立激励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可以考虑对安全食品供给者在税收、金融、出口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可以考虑对安全食品供给者在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方面给予适度减免。

在金融支持方面,可以考虑要求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给予安全食品生产者和出口者提供政策性贷款;也可以考虑采取贴息的方式,鼓励商业性银行为其提供贷款。在安全食品出口时,政府可以考虑提供更为周到的运输、检测、通关等服务。



(7)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扩展阅读

1、减少部门重叠监管

有必要通过加强协调提高一致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强化综合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各部门在颁布法规以前,必须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在达成一致意见后颁布部门法规。

从实际情况来看,重复检测不仅加大了生产经营者的负担,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生产经营者怨声载道。为此,有必要采取果断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2、强化地方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统一和协调

200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实行地方政府负责的管理方式。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出路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这对整合地方资源、提高地方监管能力、构建安全信息网络、提高行动速度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