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神冠周亚仙有多少家产在中国排第几

周亚仙,女,现任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广西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国杰出女性创业者等。周亚仙具有敏锐的市场触觉,准确的判断力,超人的胆识,在她的带领下,企业大规模投入技改,以超常规的速度上规模,发展为中国最大的专业生产胶原蛋白肠衣的企业,居世界同行业第五位,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企业主导产品“神冠”牌胶原蛋白肠衣成为中国唯一可以与国外胶原蛋白肠衣抗衡的民族品牌产品;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为梧州市乃至于广西的重点企业。2007年,她带领企业经营班子,解放思想,投入1.2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新增20条肠衣生产线,生产能力提高了80%,为企业抢市场、降成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新开发的西式低温肠衣通过了自治区级鉴定。企业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销售收入2.6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5%,上缴税金近3123万元,同比增长51%,出口创汇550万美元,同比增长120%,人均劳动生产率33万元,同比增长4.2%,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企业被评为全国商业创新型企业、梧州市纳税先进单位,新产品着色肠衣获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获;“神冠”商标被评为广西著名商标。她自己本人也被评为中国杰出创业女性、广西优秀女企业家。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是周亚仙一贯的作风。积极参与抗洪救灾、捐资助学,继2006年捐资50多万元救灾助学之义举后,2007年她在“非公经济人士爱心助学”活动中捐资25万元,捐资24.18万元帮助藤县42名、岑溪6名考上大学一本、二本的困难大学生就学,捐资12.38万元帮助藤县贫困女童就学,捐资23.5万元给岑溪归义镇金坡村卫生饮水工程;2008年,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赈灾捐赠65万多元,还捐助25万元援建一座希望小学,捐赠12万元用于扶助贫困女童;2009年上半年捐款3万元给藤县古龙镇金凤村修建球场;捐款25万元给万秀区华堂小学修建教学楼等

『贰』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的产业分析

1、有色金属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包括矿山、冶炼、加工等部门构成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2005年,全区有色金属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04家,从业人员7.13万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6.63万吨,占全国产量比重的4.2%。平果铝、南南铝、亚洲铝、银海铝、华锡集团、南方有色冶炼公司等一批企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
铝工业现有企业25家,2005年实现工业产值88亿元,利税24亿元。2005年氧化铝产能90万吨,产量92.46万吨,占全国10.74%;电解铝产能27.35万吨,产量24.63万吨,占全国3.32%;铝材加工产能19万吨,产量16.5万吨,占全国2.82%。铝工业现有企业25家,2005年实现工业产值88亿元,利税24亿元。2005年氧化铝产能90万吨,产量92.46万吨,占全国10.74%;电解铝产能27.35万吨,产量24.63万吨,占全国3.32%;铝材加工产能19万吨,产量16.5万吨,占全国2.82%。2、汽车机械产业
我区汽车工业经过“十五”快速发展,形成了包括重、中、轻、微型货车,大、中、轻型客车,各类专用车,低速汽车,车用内燃机及汽车零配件工业等较为完善的产业格局。2005年,全区共有汽车及零配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62家,从业人员4.9万人;汽车产量37.7万辆,占全国产量6.13%;实现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工业增加值64亿元;微型车、柴油发动机全国市场占有率已分别超过40%和25%。
我区机械工业已形成以工程机械为行业骨干,特色明显、门类齐全的制造体系。2005年,机械工业共有生产企业321家,从业人员7.52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98.8亿元,工业增加值57亿元;工程装载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超20%,预应力锚具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柳工集团成为装载机行业的排头兵,玉柴机器的内燃机和小型挖掘机品牌优势突出,柳州欧维姆预应力机具技术全国领先,柳空压缩机的国内市场竞争力较强。
3、石油化工产业
我区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目前只有三家规模很小的原油加工企业。2005年,原油加工量92万吨,成品油产量65万吨;中油田东石油化工总厂开采原油3.4万吨,加工原油28万吨,生产汽油8万吨、柴油13万吨,实现工业产值8.8亿元,利润1755万元,上缴税金1.04亿元;中石化北海分公司年加工原油能力60万吨,加工原油54万吨,生产汽油14万吨、柴油2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6.65亿元,上缴税金2.72亿元;广西东油沥青有限公司加工原油10万吨,生产汽油3.1万吨、柴油5.9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8亿元,利税4000万元。
4、钢铁锰业
2005年,我区钢铁锰业规模以上企业280家,从业人员5.7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313亿元,工业增加值86亿元;粗钢产量496万吨,占全国比重为1.42%;钢材产量520万吨,占全国比重1.4%;柳钢集团已形成6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框架,主要产品有中板、热轧板、中小型材、高线等。十多年来,锰矿年产量保持在100~150万吨,占全国20~25%,大新锰矿是全国产能最大的锰矿山;2005年,全区铁合金产量126万吨,占全国比重11.8%;锰深加工系列产品产量18.5万吨,占全国比重22%。
5、电力工业
“十五”期间,广西新开工电源规模约1240万千瓦,投产359.83万千瓦,结转“十一五”约900万千瓦,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出的开工900万千瓦、投产300万千瓦的目标。到2005年,全区装机容量为1101.65万千瓦,其中水电608.53万千瓦,火电493.12万千瓦,水火电比例为55:45,当年全区发电量446亿千瓦时,广西电网公司主营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6、制糖产业
我区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的食糖主产区,制糖业是重要的优势产业。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制糖企业82家,从业人员6.3万人;80%以上的企业分属14家制糖集团;全区机制糖生产能力超过600万吨,占全国的60%左右,产糖量504.34万吨,占全国的52.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9.83亿元,工业增加值73.70亿元。制糖工业已形成较完善的加工体系,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有洋浦南华、农垦糖业、凤糖生化、南宁糖业、来宾东糖、东亚糖业等14家,主要产品有机制白砂糖、单晶糖、低聚糖、蔗渣造纸制版、蜜糖生产氨基酸、单细胞蛋白、酒精以及丙酮等有机化合物、滤泥生产复合肥等,其中名牌产品有南宁糖业的云鸥牌白砂糖、凤糖生化的网山牌白砂糖、东糖集团的QT牌白砂糖3个。贵糖等企业制糖综合利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农产品加工产业
经过“十五”发展,目前我区基本形成了以肉类、果蔬、水产品、奶品、烟草、食用菌、蚕茧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体系。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不含制糖、制浆造纸业,下同)企业共890家,从业人员47.9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518亿元,工业增加值159亿元;其中,肉类加工规模以上企业22家,从业人员1.28万人,加工肉类29万吨;果蔬加工规模以上企业39家,从业人员2.91万人,加工果蔬52万吨;水产加工规模以上企业23家,从业人员1.1万人,加工水产品35万吨;茧丝绸加工规模以上企业44家,从业人员1.1万人,加工蚕茧6万吨,生丝产量6100吨。
“十五”期间,我区培育了黑五类食品、梧州蛋白肠衣、春茂农牧、农垦永新畜牧、皇氏乳业、美通食品、汇源恭城、华虹丝绸、桂华茧丝绸等一批骨干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4家。神冠牌蛋白肠衣、南方牌黑芝麻糊、都乐牌金嗓子喉宝、象山牌罐头、美通牌罐头等名特优产品享誉中外。2005年,获国家和自治区优质产品616项,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18项。
8、高新技术产业
“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整体上获得了健康快速的发展。2005年,全区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115.4亿元,比2000年增长116.7%,年平均增长16.7%。“十五”期间,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计划项目30个,总投资35亿元,10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在重大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我区高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木薯深加工为主的生物质产业、以香料与油品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以利用大宗地道中草药提取中成药为主的现代中药产业、以开发本地矿产优势资源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和以开发近海滩涂生物为主的海洋产业等。高新区的建设已初步形成聚集的特征,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桂林、南宁、柳州、北海四个高新区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9、林浆纸一体化产业
“十五”时期,我区造纸工业发展较慢,产量年均增长8.71%,比全国低4.21个百分点。2005年,全区造纸工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30家,从业人员2.76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52.39亿元;纸和纸板产量125.3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2%;生产集中度不高,5万吨以上的企业8家,其中10万吨以上企业3家。制浆规模最大是南宁凤凰纸业公司,产量11.33万吨;造纸规模最大是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量13.49万吨。目前,山东、浙江、广东、江苏、河南5省造纸占全国产量71%。我区造纸工业与发达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排位由第8位下降到第11位。2005年,全区造纸工业的原料构成木(竹)浆、废纸浆和蔗渣浆比例约为30∶40∶30,木浆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世界发达国家造纸木浆比例超过50%相比差距很大。主要产品有:书写纸、胶印书刊纸、新闻纸、胶版印刷纸、有光纸、牛皮卡纸、瓦楞原纸、箱板纸、牛皮纸、卫生纸等,中低档产品约占70%。我区制浆造纸设备以八、九十年代水平居多。制浆方面,我区仍采用以氯气为主的普通三段漂白工艺,国外制浆已普遍采用连续蒸煮工艺设备,纸浆漂白全面推行低氯或无氯化;造纸方面,我区企业的抄纸设备幅宽2米、抄速200米/分以下的圆网机仍占70%以上;国内外先进企业纸机已向宽幅、高速、低耗、单机能力大、表面处理技术高等方面发展。环保方面,全区制浆企业基本配套了碱回收装置,大部分造纸企业配有白水回收系统,草浆碱回收技术处于全国先进水平,蔗渣制浆碱回收率达到75%以上,造纸行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21.39%降至2005年的13.9%。骨干企业的排污基本能达到环保要求,小企业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环保仍是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10、水泥建材产业
水泥建材产业是我区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及卫生陶瓷、石材、滑石等较为完善的产业格局。2005年,全区建材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01家,从业人员12.3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30.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1.9亿元;水泥产量3300万吨,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比重为3.18%,列第十位,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35%左右。
11、现代中药产业
2005年,我区现代中药加工规模以上企业91家,从业人员2.12万人,加工中药材12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利润总额4.15亿元、利税总额8.07亿元,分别占全区医药工业的62.49%、62.68%和66.50%,在全国同行业中销售收入排11位、利润总额排8位,利税总额排10位。截至2005年,全区药品生产中药2621个品种(次),涉及剂型28个,中药单品种数为958个。拥有中药新药产品20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34个,荣获广西名牌的2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三金、天和、玉林、梧药、金嗓子、花红等6家获得广西质量效益型企业称号,一批代表广西中药现代化崛起的企业群逐步形成。
12、生物质产业
我区生物质产业尚处起步阶段。2005年,全区以木薯、甘蔗为原料生产酒精的企业或车间有110多家,酒精生产能力约60万吨,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酒精企业11家,酒精总产量超过30万吨。目前,我区还没有以木薯、石栗树、麻疯树、光皮树、油莎豆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的企业。生物质能源前期工作正在开展,第一个燃料乙醇项目将获国家核准,开工建设在即。生物柴油原料作物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在植株矮化、提前挂果、提高果仁含油率、提高产量等科研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建设布局规划已完成,成型复合燃料研究开发工作加快推进。
13、海洋产业
广西海洋产业发展滞后。2005年,全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197.7亿元,仅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16987.22亿元的1.16%,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中排倒数第一位。
有色金属产业电解铝是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电价偏高是制约电解铝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以理顺电价为突破口,打通产业链。
汽车机械产业研发能力不强、零部件发展和配套水平低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研究出台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石油化工产业钦州大型炼油厂确定后,研究规划石化中下游产业发展是当务之急,按产业链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促进形成产业集群。
钢铁锰业国家同意布局建设防城港大型钢铁项目是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必须抢抓机遇,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落地。
制糖产业产业竞争力不够强是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低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要加快培育能起到行业支撑作用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建设原料林基地是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关键,林地流转和提高林地集中度是当前项目推进的难点,要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尽快解决。
生物质产业力争列入国家生物质产业示范省区,重点推进木薯燃料乙醇示范项目建设,促进生物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