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淮汽车公司是民企吗

国企

B. 江淮汽车前三季度净利降幅六成 当季业绩有所改善

江淮汽车扣非净利润为-9.1亿元。江淮汽车报告期内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贴为9.04亿元。另外,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获利5.64亿元。
对于净利下滑,江淮汽车在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时表示,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下降。
但江淮汽车表示,第三季度业绩有所改善。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1.91亿元和-2.54亿元。
在销量方面,江淮汽车呈现“商强乘弱”格局。
江淮汽车9月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41.4%;1-9月累计销量33.3万辆,同比微增3.7%。
其中,江淮汽车商用车板块9月销量为2.8万辆,同比增长58.8%;前9月累计销售22.5万辆,同比增长16.0%。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目前商用车市场随整体经济周期及物流需求表现不错。
据中汽协表示,商用车受政策、投资拉动增幅处于高位,9月商用车销量为47.7万辆,同比增长40.3%。
而江淮汽车乘用车板块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5.1%,为10.8万辆。
不过,江淮汽车通过与大众汽车的深度合作,借助对方的技术填补在乘用车板块的短板。
江淮汽车在北京车展中,发布了思皓乘用车品牌,首款车型 思皓X8同步上市。该品牌和江淮大众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思皓共标,并导入德国VDA质量管理标准,全面对标大众MQB平台。
对于江淮思皓乘用车品牌发布,并和江淮大众共标,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这对江淮汽车是利好。
白毅阳认为,有望提升江淮汽车乘用车产品力,进而提高乘用车单车价格及利润率,改善企业盈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汽车排行榜中的江淮汽车,近几年都与哪些企业展开了合作

在合作共赢方面,汽车排行榜中的江淮汽车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江淮汽车不仅与大众汽车成立了江淮大众合资公司,还与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建立了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互联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江淮汽车还和美国康明斯成立了合资公司,进一步巩固了江淮汽车在商用车领域的竞争优势。可以说,这些合作让江淮汽车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合作的新范本。

D. 修改该标题:《江淮汽车公司财务工作总结》

修改该标题的,
江淮汽车公司财务工作总结,
这个标题应该概括了主要内容,
最好应该加上年份时间有时间段显得精确。

E. 2019年实现净利润1.06亿元,江淮汽车依靠政府补贴实现扭亏为盈

近期,江淮汽车2019年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根据公告显示,江淮汽车2019年总营收为472.86亿元,同比下滑5.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较2018年的-7.86亿元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记者通过梳理后发现,江淮汽车在2019年实现净利润增长与去年政府的高额补贴有着紧密关联。

2019年江淮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78亿元,此项条目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盈利状况。也就是说,不计入政府补贴,江淮汽车实际亏损接近10亿元。政府补贴已经成为这家自主车企的“盈利”手段。

根据资料显示,江淮汽车2019年分别获得多项项目补贴,其中包括出口信保补贴、国际市场开拓、对外投资专项资金、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国家进口贴息、新能源汽车研发补助、科技保险补助等十余项补助项目,计入当期的政府补助总额达11.17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6.02亿元和12.78亿元。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2019年间,江淮汽车累计收到政府补贴接近100亿元,而期间其净利润还不及2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江淮汽车的财报中还表示,截止该报告期末,应收国家及地方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共计余额为38.82亿元左右,计划在4年内收取完毕。

拨开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却是,江淮汽车汽车市场占比逐年下滑。2016年和2017年江淮汽车迎来了自己的销量大年,然而进入2018年江淮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仅46.24万辆,同比下滑约9.48%。2019年,其全年销量为42.12万辆,同比下滑8.91%。其中乘用车销量仅为16.24万辆,占比不足四成。如此糟糕的终端销量下滑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根据资料显示,江淮汽车年产能在80万辆左右,以2019年产量数据为例,利用率刚超过一半。

2019年财报也显示,江淮汽车乘用车板块全2019年营业收入为172.11亿元,但其毛利率仅有3.52%,与较商用车全年营收220.61亿元和13.59%的毛利率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实际上,自从2005年江淮汽车开始“商转乘”的发展战略以来,江淮汽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定位较为尴尬,而公司还明确了“商乘并举”的发展战略目标。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江淮汽车却一直存在商用车市场定位与乘用车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加之江淮汽车的产品技术和市场品牌定位,导致江淮汽车“商转乘”战略一路坎坷。

在之后的新能源布局中,江淮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又因为多起安全引火以及国家政策的原因的影响,失去政府财政补贴。其面临商用车市场不济、乘用车市场难以突破、新能源市场又难开拓的局面。

今年年初,江淮汽车公布了2020年度产销计划,全年拟产销各类整车及底盘45-50万辆。目前其2020年1-2月产销量仅为48192辆、49315辆。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一份名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9年度重大长期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的公关中,江淮汽车明确表示,公司S4、S7车型专用模检具及相关技术、A60车型专用模检具及相关技术、R3车型专用模检具及相关技术出现减值迹象,相应车型销量下滑或产品线出现亏损。

公司聘请评估公司对S4、S7、A60、R3车型专用模检具及相关技术进行减值测试,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差异部分对上述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65亿元元计入2019年度损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求JAC江淮汽车报的详细介绍.

《江淮汽车报》是江淮汽车的内部资料,是中国工业企业优秀报刊,由江淮汽车股份公司宣传部主办的、现在每月10、20、30号一期,有8个版面,截至10月底,共发行520期。具体可以关注印象江汽官方微信。

G. 江淮汽车的2019:2020年的产销计划定为45万-50万辆

作为自主品牌中的老牌企业,江淮汽车从1964年建厂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回首过去,品牌在商用车、乘用车两个领域创造出不错的成绩,如成功研制出客车底盘、产销突60万辆等。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近两年的江淮汽车也在经历了高速增长后,逐渐慢下脚步。

根据江淮汽车近期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019年12月新车销量3.45万辆,同比增长10.12%;而全年累计销量为42.12万辆,除了未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以外,还遭受了同比8.91%的下滑,下滑率跑输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可见车市寒冬威力。

进入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是回暖还是愈发寒冷,各方观点不一。江淮汽车对此认为中国车市将在短期内继续承压,但从长期来看仍有发展空间。或许正是在这种判断下,江淮汽车最终将2020年的产销计划定为45万-50万辆,面对着乘用车、商用车两大板块与较为完整的产品线,完成目标大有希望。而在大多数消费者熟悉的乘用车领域,江淮的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至于未来能否迸发出新的活力,还有待时间进一步检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江淮汽车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47亿元,同比下滑超200%

8月28日,江淮汽车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实现营收249.41亿元,同比下降7.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约1.47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1.25亿元,同比下降217.84%。

从销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累计销量20.94万辆,同比下降10.97%;其中轻型货车(含中型货车)10.82万辆,重型货车销售2.71万辆,同比上升24.20%,MPV实现销量1.55万辆,同比下降24.91%,SUV的销售量3.05万辆,同比下降37.2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71万辆,同比下降56.22%。

今年5月底,江汽控股和大众中国联合宣布,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汽控股50%的股份,同时将增持双方合资公司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的管理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I. 江淮是国有企业

属于国有企业,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汽集团公司)于1997年5月18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版批权准成立,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现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

(9)江淮公司年报扩展阅读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淮汽车”),是一家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汽车大厂商。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1999年9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隶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418。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员工17000余人。公司现占地面积460多万平方米,具有年产70万辆整车、5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2010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近4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主导产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以营业收入347亿元人民币列第232位。

J.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集团概况

2007年,江汽集团公司销售各类汽车21.7万辆,同比增长21.7%,销量居全国汽车行业第11位;实现销售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29.1%,2011年产销数量在中国汽车行业中整体排名为第8位。 2009-2011年被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评为“中国制造业500强”。